首页

女权天下SM

时间:2025-05-26 04:37:00 作者: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打通企业迁移“堵点”各地出招 浏览量:46283

  过去,企业若因发展需要跨区域迁移,往往要在多个部门间来回奔波,不仅手续复杂、材料重复提交,还常常遇到“地方挽留”的阻碍。24日,市场监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联合公布《关于推动高效办成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从制度和流程上打通企业迁移中的关键堵点,向“高效、协同、便捷”的方向推进改革。

  企业迁移 从“多头跑”到“一件事” 

  《意见》明确,各部门按照“能简尽简”“应减尽减”原则,再造自身业务流程和环节,可以通过共享方式获取的材料和信息,企业无需重复提交。企业迁移登记完成后,取消向后续部门申请提交的申请表、营业执照等材料。实行“一次认证、全网通行”机制,减少重复身份认证。

  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副局长 张炜:积极打通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部门的审批系统,推动实现“一网申请、一次提交、联动办理、进度查询、结果反馈”等平台功能。企业仅需向迁入地登记机关提交一次申请,税务、社保、公积金等多部门事项在线同步办理。

  在改革前,企业迁移需要经历:向迁入地登记机关申请《准迁函》;再向迁出地申请迁出调档;档案由迁出地邮寄至迁入地后,才能办理变更登记;此外还需分别向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部门办理相应迁移变更手续。全流程至少要跑9个环节、提交32份材料。

  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副局长 张炜:目前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多部门分头办”导致迁移繁;“迁移环节多”导致迁移难;个别企业档案移交时间长导致迁移慢,增加了办事难度。一些经营主体反映,个别地方将招商引资企业与财税挂钩,针对企业迁移申请,设置了企业迁移挽留服务工作流程,存在“本土挽留”导致“迁不动”,妨碍企业经营自主权和依法平等准入。

  而现在,企业只需一次申请,各部门同步联动办理,真正实现“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从“多部门分头办”到“迁一次办成”

  《关于推动高效办成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建设企业迁移“一件事”服务专区;简化企业迁移登记办理环节;推动市场监管总局企业跨省迁移登记数据传输系统对接;优化税务跨区域迁移服务;便利住房公积金事项办理服务;优化就业社保信息变更服务;实现流程材料优化简化。

  今年4月起,湖北省全面启动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改革,市场监管局、数据局、人社厅等五部门,在“湖北政务网”上线迁移登记专属服务专区,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

  武汉某建筑企业业务员吴先生因公司发展需要,将企业从汉阳区迁往经开区。过去,他至少要在多个窗口来回跑3次,如今,只需登录政务网,在线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完成整个迁移流程。

  公司业务员 吴德文:在湖北政务网里面通过迁移窗口提交一个迁移申请,整个办理的手续非常简化,节省了我们来回跑腿的时间,全程网上办也很便捷。

  据统计,改革实施以来,企业办理迁移所需材料减少约40%,线下跑动次数减少87%,整体办理时限压缩超过60%。目前,因信息系统集成尚处磨合期,部分跨部门事项尚未完全打通。为此,武汉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联合税务等部门设立现场联合服务专窗,提高办事效率。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行政审批局二级主任科员 周威:我们对这一个相关的政务中心的窗口,企业登记、税务,企业迁移、内资外资,以及食品药品等(业务办理)全部集中在这一层。相当于企业一天之内,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办完,不需要企业再跑腿,后台内部来进行流转就可以了。

  跨省迁移“零跑动” 企业落地更轻松

  天津作为全国首批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集中攻关试点城市之一,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实现了跨省企业迁入服务“全程在线、一次办成”。

  一家从事知识产权认证的企业,今年年初决定将总部从北京迁至天津。原本担心流程复杂、协调困难,但事实远比他们想象中更高效。

  企业负责人 胡维鸿:我们就来了一次(天津)天开园。整个(办理)过程下来,到我们拿到这个申请执照,大概也就是半个多月的时间。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牵头对接市场监管委、税务、公积金、园区管委会等部门,为企业量身定制“落地方案”。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政务服务处副处长 刘永超:我们建立了企业迁移联络机制。取消申请迁出环节,把迁入申请、档案移交、变更登记三个环节整合为一个环节。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肖述虎:我们和南开区相关部门,包括天开园管委会一起协同做好服务,确保一站式完成了(企业)注册、税务等所有的这个手续。

  截至目前,天津已完成487户跨省企业迁移,积累了京津冀一体化迁移联动的实践经验。

  从“多部门分头办”到“迁移一次办成”,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改革,打通了市场监管、税务、社保、公积金等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从“企业跑”变为“数据跑”“部门协同跑”,不仅提升了办事效率,更激发了要素市场的流动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专心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韩文旸)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重庆高温预警 市民开启“降温”避暑模式

吸引“流量”不难,但打造“留量”不易。为让“网红”变“长红”,苏家湾坚持“景村融合”发展理念,用创新迎战“流量经济”,不仅打造了宽敞干净的乡间小路、别具一格的墙体彩绘、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还围绕欢乐谷森林公园、水上拓展提升等旅游项目,不断推进景观改造提升,塑造山水、人文相结合的特色沉浸式场景,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鸳鸯”演员郑铮去世 曾说艺术创作是生命中不可或缺部分

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抢抓新的发展机遇、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首度就骚乱发声

报告称,2025年中国家电出口将保持较高增速,外部环境对中国家电出口的影响较为可控。具体而言,以中东、东南亚及非洲等地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对中国家电存在较大需求空间,家电渗透率将持续提升。2025年,中国头部家电企业依托供应链优势及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抢占全球份额,带动家电出口保持较高增速。

指数报告在沪“出炉”:健康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升级趋势

解答: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涉及专业范围广、产业领域多,是需要产业链多方参与、开放型的一项工作。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现状,围绕产业计量测试技术滞后、计量测试方法缺失等问题,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不断加强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积累了一定成果和经验。此次修订增加了市场监管总局可指定相关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专业计量站等机构承担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相关工作的条款,进一步打通制定产业专用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渠道,针对产业关键参数测量测试、系统综合测试或校准问题和产业多参数、远程、在线校准等实际需求,加快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产业通用方法和规范,更好满足产业测试迫切需求,促进相关计量成果的共享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计量技术规范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健康中国|孩子多大可以吃料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决策部署,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现就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